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回到首页

伟大的道路

发布时间:2022年07月16日 | 浏览次数: | 返回上一页

  当然,不是所有的中高级干部都离去了,在天心圩,当朱德面对这支只剩下八九百人、疲惫不堪而又人心涣散的残兵败将之师时,站在他身边的两名主要干部是二十五军七十四师团参谋长王尔琢,还有七十三团团教导员陈毅。
  陈毅并未赶上南昌“八一”起义,当他费尽周折追上起义军时,已是8月7日在抚州了。后来,他被周恩来任命为二十五师七十三团团指导员。那个时候,军队并不重视政治工作,士兵们普遍认为那些戴眼镜挎皮包的知识分子政工干部是“卖狗皮膏药的”,陈毅在七十三团——这支北伐时期就以共产党人为主的、叶挺独立团为前身的光荣部队——最初也是不显山不露水,直到这个时候,在这军心涣散、士无斗志的艰难时刻,陈毅站在了朱德身边。
  在天心圩,面对着这支饥寒交迫、前途茫然的队伍,朱德做了一次著名讲话。朱总司令说,革命的跟我走,不革命的可以回家,虽然大革命失败了,我们的起义军也失败了,但是,我们还要革命的。只要有十支八支枪,我还是要革命的!跟我走,只要有两百支枪,我就有办法!当时,八九百人的队伍里有一位刚刚毕业于黄埔军校的青年连长,名叫林彪,朱德的这次讲话也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。多年以后他攻击朱总司令好说大话、放空炮,大概就是由这段讲话而发。但当时,队伍里大部分人留下了,林彪也留下了,他们和朱德陈毅一道,都成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奠基者。陈毅还记得朱德说,1927年中国革命等于1905年俄国革命,俄国革命1905年失败后是黑暗的,但黑暗是暂时的,到1917年革命终于成功了;中国革命现在失败了,现在也是黑暗的,但黑暗同样遮不住光明,只要能保持实力,革命就有办法,革命就能够成功!对于中国今后的革命战争问题,朱德指出农民的游击战争是主要形式。他鼓励大家说,因为中国军阀的军阀性、买办性、封建性,他们之间不可能协调,他们自己打起来就不会追我们了,我们就可以发展了。陈毅说,人们听了朱总司令的话,也逐渐坚定,看到光明前途了。当时没有朱总司令领导,这个部队肯定地说,是会垮的。陈毅也以一个革命家、文学家的热情对部队说,“在胜利发展的情况下,做英雄是容易的;在失败退却的局面下,做英雄就困难得多了。只有经过失败考验的英雄,才是真正的英雄,我们要做失败的英雄!”
  10月底,在江西、广东交界的大余,陈毅、王尔琢协助朱德对部队进行了整编,部队编为一个纵队,朱德任司令、陈毅任党代表、王尔琢任参谋长。由陈毅主持重新登记了队伍里的党员、团员,成立了党支部,并把部分党团员平均分到各个连队,加强党在基层的工作。从天心圩到赣南崇义县,部队持续开展了整训工作,后来史称“赣南三整”。这个时候,朱德他们还不知道,9月的时候,一个叫毛泽东的白面书生主持了湖南秋收起义,并且在比他们稍早一点的时候,起义军做了一次“三湾改编”,在这次改编中,毛泽东旗帜鲜明地提出要把支部建在连上,确立共产党人对共产党军队的绝对领导。这也是毛泽东之后几十年里一直坚守的信条——党指挥枪!这在今天也是人民军队奉行的铁的原则。对于这一点,朱德之后是这样总结的,“把党建设到相当基础,才有了红军的基础!”
  思想问题暂时解决了,但是这支部队还面临着严峻的生活物资保障问题。时值隆冬,赣南山区飞霜飘雪,部队还穿着南昌出发时的单衣短裤,没有鞋袜、没有铺盖、也没有粮食,伤员没有药治、弹药也得不到补充,一系列问题摆在朱德面前。但天无绝人之路,危急时刻,朱德在云南陆军讲武堂的同学、护国军靖国军时期的老战友、时任国民革命军十六军军长的范石生主动来信,伸出了援助之手。范石生的部队当时就驻在湘南,出于对时局的不满,他主动派出他部队里的一位共产党人,携带他的亲笔信来和朱德联络。朱德和陈毅等人开党组织会讨论后,决定亲自去汝城见范石生,谈判合作事宜。
  朱德去见范石生,带了四五十名教育团学生兵。这一天,行至汝城壕头圩宿营时,因学员队警戒不严,突遭当地民团何其朗部袭击!朱德当时住在祠堂,枪声响起时,匪兵已冲至门外。这时,朱德快步进入灶房,机警地扎起一条围裙,这时匪兵已冲了进来,他们喝问朱德:“朱德呢?”朱德向后指:“在那边!”匪兵问:“你是什么人?”朱德:“伙夫。”匪兵冲出,朱德随即跳窗脱险。
  第一次读到这段历史时,惊诧之余不禁在想,朱德当时之所以敢于冒充伙夫,是因为他当时面容黑瘦、胡子很长,穿的和他的士兵一样破。如果还是当年混成旅朱将军的那副打扮派头,恐怕就难脱身了吧。一个人,短短几年能有如此大的变化,可见信仰的力量是多么强大!
朱德在汝城与范石生的谈判应该是相当成功的。某种程度讲,范石生几乎对朱德和他所率领的共产党人,给予了无偿的大力支持!多年后朱德回忆道:“我们同范石生合作是有条件的,谈判时就先讲好了:我们是共产党的队伍,党什么时候调我们走,我们就什么时候走;他给我们物资补充,完全由我们自己支配;我们的内部组织和训练工作等,完全按照我们的决定办,他不得进行干涉。事实上也是这样进行的。例如,我们进到广东仁化时,还是照旧打土豪,杀了几百个地主恶霸。又如为准备湘南暴动,我们就在汝城召开了衡阳所属各县县委书记会议进行讨论布置。”达成协议后,朱德化名王楷,部队番号改为范石生十六军四十七师一四〇团,朱德任副师长兼一四〇团团长。这样,这支部队从范石生那里得到大量装备物资补充,并在范石生掩护下得到了隐蔽修整的机会。趁这个机会,部队得到了棉军服、绒线衣,还有水壶、绑腿、干粮袋,连子弹袋都换了新的,十几万发弹药的补充,让每个人都有了二百发子弹!这支从失败走出来的军队,又一次焕发了生机。
  朱德曾回忆说,“干革命,过去只知道在城市里搞起义,这时候才知道还可以上山打游击”“我们原来也不知道上山,开始上山搞了个把月,觉得上山有出路。” 
  朱德现在还不知道,就在这时候,另一个叫毛泽东的湖南起义军领袖,已经率领他遭遇失败的秋收起义部队,开进了罗霄山脉中段一个叫井冈山的地方,做起了“山大王”!
  几乎同时想到要加强党对军队的领导和控制,几乎同时把队伍拉上山开展游击战争,毛泽东、朱德这两位中国革命史上的领袖伟人,用他们的实际行动,为中国革命开创了一条新的道路!这样的伟大践行,是那些住在上海亭子里指手画脚的、总想复制苏联革命成功模式的“刻舟求剑”者所万万想不到、也做不到的。
  在得到范石生的现款和物资补充后,朱德率领的这支疲惫之师复又军势大振,不光保全了自身,还吸收了湘南农民暴动、秋收起义打散了的数百名起义农民,成立了四十七师一四一团及十六军特务营,12月上旬,朱德奉命率部支援广州起义,行至韶关便得到广州起义失败的消息,在收编了广州逃出来的数百名起义军后,朱德率部移师到韶关西北,三十里的犁铺头,开展休整练兵。朱德根据自己掌握的军事理论和实践经验,亲自编写教材,经常亲自到现场指挥,讲解、示范。从这时起,这支部队开始实行由正规战向游击战的转变。与此同时,毛泽东在井冈山上,也正在研究一个叫朱聋子的老匪传授的游击战术,理论核心是——遇见强敌只要“会打圈圈”就死不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