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回到首页

伟大的道路

发布时间:2022年07月16日 | 浏览次数: | 返回上一页

仰 望 朱 德
 
    ——作者自序
 
  信笔写下这个标题,不觉哑然失笑。的确,仰望这个词,在我们这一代人的词典里,已然消失很久了……
  作者是六十年代中期出生的。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几代人里,我们算是比较幸运的一代。我们躲过了六十年代初饿死人的大饥荒,尽管童年赶上了文化大革命的尾巴,但对于那时父辈的苦难艰辛,仅仅有一星半点的记忆而已。少年时代中国粉碎了“四人帮”,国家进入了改革开放的快车道。我们这一代人不再下乡插队,而是从容地上大学、进工厂、做个体户,开始享受改革开放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。从物质生活来说,我们这一代人无疑是幸运的。
  然而,从另一方面讲,我们又经历了中国意识形态领域前所未有的动荡和波折。从青年时代起,我们从思想到文化精神以及信仰,统统承受着巨大的茫然与失落——各种东西方思想一波接一波地接踵而至,令人应接不暇,无法承受而又无所适从。即使到了今天,中国已经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,绝大多数中国人民已经过上了衣食无忧的小康生活,但在我们的思想界、文化界,依然处于一种思想的分裂与贫乏的状态,“极左”与“极右”共存,而且很多时候“极右”思想在百姓中间更有市场!更为恐怖的是一群伪装成“极左”面目的右势力!他们给我们这个国家和人民造成的思想混乱与困惑,影响是极为深远的。当然,作为这个时代的一员,我也在很长一段时间里,思想在混乱与困惑中痛苦挣扎。
  在我的少年时代,像毛泽东、朱德这样的中共中央大人物,印象里是生活在云端中神一样的人物。通常在纪录片里,雄壮的音乐响起,领袖们满面红光、神采奕奕出现,根本就和我们不在一个世界啊。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,开始批“两个凡是”,开展“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”大讨论。讨论过程中,这些神一样的领袖们不光摔了下来,而且是落入尘埃!对于我们这些普通人来说,也经历了一次对领袖人物从仰视到平视甚至有时候是轻视的过程。当然,在这一过程中,我们的官方认可的领袖传记、文学创作及影视作品,也没有起到什么积极作用。仅以影视作品为例,往往战争时代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五大常委出现时,几乎都是不停地抽烟、微笑,说些高深莫测又不知就里的套话,而且几乎没有不同意见,唯见赞同与附和。于是领袖毛泽东巨手一挥,冲锋号响起,中国革命便取得了胜利!这种严重的形式概念化而又僵化的创作方法,其产生的作用往往是相反而又极为有害的。
  最早对朱德产生兴趣是十几年前一次在云南的旅行。在那里第一次参观了云南陆军讲武学堂、朱德故居。第一次见到了骑大马跨洋刀、留着两撇威风凛凛八字胡、穿北洋军服的朱德,活像个军阀!初见这些照片,几乎颠覆了我对那个憨厚朴实、穿草鞋挑军粮的红军总司令印象!之后,又见到朱旅长当年坐的四人抬绿呢大轿。据介绍,朱德当年每月收入有三千大洋之巨!要知道那个时候一块大洋能买一百斤麦子啊!再之后,知道了朱德同志当时吸食鸦片、纳妾,甚至还参与以上层士绅为主的诗社!我的老天爷呀,我当时已经是一名职业作家而且读书颇丰,竟然对这些往事一无所知!真是惭愧至极呀。从那时起,我对朱德同志产生了极大的兴趣,多年来一直注意收集所有有关朱德的书籍资料,并且试图探索他的内心世界。终于,一部关于朱德的话剧成熟了……
  朱德,曾用名朱代珍,字玉阶,属狗,故小名狗娃子。1886年12月1日生于四川仪陇县李家湾一户贫苦佃农家里。朱德祖籍为广东客家,清初随着“湖广填四川”的移民大军迁至四川广安,后又迁移到川北大巴山下的仪陇县。父亲朱世林,母亲钟氏,夫妻俩一共生了十三个儿女,活下来六男两女。朱德是这一家行四的第三个儿子。之后朱德过继给无子嗣伯父朱世连。在朱德的成长过程中,母亲钟氏,这位出身于低贱民间艺人之家的普通文盲母亲,对他的成长影响很深,多年以后朱德写过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《母亲的回忆》,来纪念这位连名字都没有留下来的平凡母亲。1944年2月,八十六岁高龄的钟氏离世,朱德悲痛万分,当时延安各界还举行了有千人参加的追悼会来追思这位伟大的母亲。
  朱德六岁时进了私塾,断断续续读了十几年书。
  1905年以童生身份考秀才,据说已过了县试府试,就在离秀才身份一步之遥之际,清廷下令停止了科举考试。后来,朱德又远赴成都,考取了四川师范附设体育学堂。
  1908年回仪陇县担任县立高等小学体育教员兼庶务。据说当时朱德回家,家人竟然隆重迎接并尊为上席。是啊,他是这个农民家庭里第一个洗净泥脚杆子穿上长衫的体面人哪。但从有关资料来看,朱德在这个学校工作生活的并不愉快,体育教员兼庶务,意味着他不但教体育课,还要承担校方一切杂务,这也是本县士族绅粮给这个农家子弟的一份轻蔑吧。终于,在这一年的冬天,心气甚高的朱德辞去了这份工作,在恩师刘寿川的鼓动资助下,决心远赴云南考取云南陆军讲武学堂。1909年1月,朱德与同学敬榕、吴绍伯等从成都启程,远赴云南。他们一共走了七十多天,历尽千辛万苦才走到云南。因为手头拮据,据说他和几位同学都背了些书籍、小百货,以图在封闭的云南能卖个好价钱。
  朱德到了云南后,第一次并未考取讲武学堂,据说是籍贯问题,云南人排外。第二年冒籍云南省临安府蒙自县,才于1909年的11月考进了云南陆军讲武学堂,被编入丙班二队,学习步兵科。同学里有一位日后著名的民国将领朱培德。当时学生们因他俩表现卓越而称二人为本校“二朱”,并且公议朱德培不及朱德。
  1911年7月,朱德从本校讲武堂特别班毕业,被分到滇军第十九镇(师)第三十七协(旅)协统蔡锷所辖的七十四标(团)第二营新兵连,先任司务长后任连长。
  朱德与蔡锷先有师生之谊后为其部属,辛亥革命追随蔡锷起义也就顺理成章。其实,在武昌起义成功、全国各地纷纷响应的大背景下,云南起义也是势如破竹,一呼百应,起义过程只用了三天时间,云南军政府成立,蔡锷被推选为都督。之后,朱德又以连长之身,参加了援川革命军行动。到了1912年2月,四川军政府成立。2月12日,清廷宣布退位,辛亥革命在全国取得全面胜利。用朱德的话说“清朝已经腐败得不堪一击!” 
  1912年5月,朱德随援川军回到昆明,被蔡锷指名调回云南陆军讲武堂母校担任学生队少校区队长兼教官。到了第二年,即1913年6月,朱德任滇军步兵第二营营长。当时的二团驻扎昆明,担任着拱卫省府的重任。到了1913年冬天,朱德所在部队调到中越边境的蒙自、个旧一带,清匪平乱。至此,这位投考云南陆军讲武堂时冒籍蒙自的游子,有生以来第一次踏上了“故乡”的土地。
  朱德跟随所在的云南陆军第一师在中越边境驻扎了两年,两年中朱德由营长任团副,之后升任步兵十团团长。应该说,年近而立之年的朱德,在中越边境的两年剿匪生涯,对他之后在井冈山和红军时期开展的游击战争是大有裨益的,多年之后他总结出了“敌进我退,敌驻我扰,敌疲我打,敌退我追”的十六字游击战战术要领。在很长一段时间,对共产党领导下的红军、八路军开展游击战的战术原则起到了重要的指导意义。很多年之后,关于红军八路军时期这十六字游击战战术要领是谁发明的,产生了不小的分歧。左派坚定以为是毛泽东主席首创,朱德与此并不相干;而右派则认为是毛泽东主席剽窃了朱德同志的军事思想,这个争论好像至今仍然未有定论。其实遍翻毛泽东主席的军事著作,并没有看到毛泽东主席主张过这个发明权。毛泽东一代伟人,军事思想卓越而自成体系,有无这十六个字似乎并无增损于他的伟大英明,而且最有可能的结果是朱德先有实践经验,毛泽东作了理论上的总结。在当时红白双方性命相搏之即,什么方法好用就总结来用,两位伟人恐怕也没有时间考虑什么版权问题,后来后人有了争论,不是别有用心,就是基于无知无聊啦。
  从1913年到1915年,朱德率部在中越边境驻扎了两年之久,职务从一名下级军官升至独镇一方的战术指挥官,通过统兵剿匪这种特殊的经历,他也有了特殊的经验和历练。
 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,在1912年朱德二十六岁、晋升云南陆军讲武堂少校区队长时,与云南昆明本地人萧菊芳结婚。有很多传记作品都说萧菊芳家即朱德出道昆明落脚小客栈居停主人,这家人曾给过游子朱德很多帮助。但从现在已有资料看,证据不多,多半是传抄一气而已。但萧菊芳确实是云南师范学堂毕业生,也是个新派人物。朱德二十六岁结婚以当时的标准是过大了的,但他有苦衷,过去读书家里曾借过两百多块大洋的外债,这笔巨款只能仰仗他来归还。另外,我们知道这不算是朱德的第一次婚姻,因为在十六岁那年家里曾给他结下一门亲事,对象是大舅家的女儿、他妹夫刘兴海的妹妹,他们是有过婚姻之实的。
  1915年12月,袁世凯宣布恢复帝制,改国号为“洪宪”,被他软禁在北京的蔡锷秘密回到昆明,与唐继尧、任可澄通电全国,宣告云南独立,反对帝制,武力讨袁,随即组建护国军,护国战争爆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