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回到首页

耶律大石(2)

发布时间:2012年05月09日 | 浏览次数: | 返回上一页

 

 飘 逝 的 背 影

 
 

           历时四年,话剧《耶律大石》文学稿终于写成了,当写完全剧三个字放下笔时,窗外已经是秋天了。

         三万多字的一个戏,真正写起来不过十天,而却用了四年的时间去寻找和思考,太耗人了!写完戏,

        觉憔悴了不少,人过中年凸气的肚子也平坦下来。笑笑:这是蘸了自己的油膏在写戏嘛。尽管知道 在这

        个时代,肯定不会有人把这样一个话剧搬上舞台,可能除了小圈子里几个少数朋友,大多数人都会费

        心把她读上一遍但是还写了。至今每年还在坚持为自己的心灵写一个戏,那么别人怎么看自然是不大去

        理会的。这种创作其实令人充实而愉悦。放下笔,点燃一支烟,烟雾中,那个契丹族英雄耶律大石的影

        子渐渐远去, 而另一个人的影子却又浮现出来,这个人的名字叫徐兴业,曾经是上海师范学院 历史系

        的一位教授。
          八九年的时候我在北京混过两个月,一个偶然的机会在一个书摊上廉价购得了一部四卷本的历史小说,

        名叫《金瓯缺》,这样随意买来原本是消遣,但这部书一翻之下就再也放不下来了,记得当时一口气连续

        读了两遍,读后余香满口,欢喜之情,难以言表。后来,这套书在朋友圈中传开了,在那个年代,这套书

        中的人物和故事,和许多传统名著中的人物一样,是可以用来下酒的。当然,其中最吸引人的人物,就是

        这机智而执拗的契丹英雄耶律大石,他激发了我很多的思考和联想,一直想这个人物为主线写一个戏,

        二十年后,这部话剧终于写成了,尽管过程艰难了一些,但仍然是值得的。感激徐兴业先生,这个伟大的

        契族英雄是他绍我认识的。
         据网上资料,徐先生生于1917年,1937年毕业于无锡国学专修学校,后任教于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,先

        生作品流传于世的,除了早期一本《中国古代史话》外,就是这部四卷一百二十万字的煌煌巨著了。从出版

        时间是1980年来看,那么先生创作之时正是十年动乱之际,遥想先生白天挨斗,夜晚著书,静坐斗室之内,

       神游于千年中华历史长河之中,特立独行,种种时代最强音绝不入耳!先生之定力,令人敬佩,先生之巨著,

       时值今日,中国大陆亦无能出其右者。读先生书,令人顿生高山仰止之心,有著如此,先生不朽矣。
         为了创作这部话剧,四年前就开始收集翻阅宋辽时的史书笔记,读书不可谓不多。但临创作之时,还是被

       徐先的小说牵着鼻子走了。有些故事场景甚至是照搬了徐先生的,也许应该说自己是改编更合适些。但转念

       一想,徐先的巨著如一条河流,而我的话剧就像在河里取了一瓢水而加佐料做的一盆汤,谁会给一盆微不足

       道的汤起一条河的名字?当然,我也不敢隐徐先生之美。